探索婴幼儿照护互助新模式
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
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道计生协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计生协六项重点任务中“优生优育指导”工作,破解城市家庭结构简单、双职工家庭占比高、临时性托育需求大等城市年轻一代“生”与“育”的困境,增强需求家庭和育龄家长支持服务能力,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计生协积极响应省计生协“向日葵亲子小屋”公益项目试点行动,着眼构建生育支持体系,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路径和儿童早期发展模式,在省、市、区计生协指导下,创新开展“向日葵亲子小屋”示范点建设,倾情打造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向日葵亲子小屋”,将“亲子小屋”打造成儿童早期发展、临时托育照护和融洽邻里关系的网红点,拓展了婴幼儿托育在社会方向的解决路径,丰富了优生优育的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上线社区互助服务生态“育无忧平台”,以“互助带娃”“共享家长”等多形式、高频次的亲子活动和家庭指导,增强需求家庭和育龄家长支持服务能力,打通婴幼儿照护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以来,已连续开展亲子、育儿主题活动51次,服务超过400个家庭3607人次。
一、小“小屋”有大作为: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落地,缓解年轻一代生育焦虑
如何实现“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既是关系全局发展的“国之大者”,又是涉及每家每户的“小确幸”。黄埔区文冲街下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7万人,家庭户25603户,家庭孩子年龄段以0~12岁居多,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约2200名。通过线上问卷、扫楼宣传等调研形式,小屋初步形成亲子家庭需求、服务、互助等“三张清单”,结合婴幼儿成长特点,针对性设置儿童托管、亲子互动、图书漂流、玩具漂流等多项功能,科学划分园艺种植区、户外游戏区、阅读区、活动区、游乐区等,将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等科学养育理念和服务送进家庭,满足各式家庭托幼个性化需求,缓解“孤独带娃”“无经验带娃”等压力。
“小屋”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互动活动以增进感情,组织家长排班互助互带,改变传统的“一人带一娃”低效模式,让家长们从繁重幼儿照护中适当减压。“小屋”还邀请家长间相互结对子,为“共享家长”探索“邻家看娃+”托幼新模式筑牢感情基础。当家长临时有事无法兼顾照顾孩子时,可通过线上发布“带娃”需求,让富有余力、感情相熟的家长接单互助,提升幼儿照护效能,让“带娃”问题不再困扰家长,促进城市年轻一代想生、敢生、优生、优育。
二、小资源有大分享:深度推进社区睦邻行动,营造社区化含饴弄孙之乐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源泉。“向日葵亲子小屋”不仅是省计生协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公益服务项目点,也是黄埔区文冲街重点民生项目“睦邻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敲门行动、互助带娃、居家养老、“每月家庭日”“我们的节日”活动等举措,“小屋”积极发掘社区互助资源,激发社区自我服务功能。通过定时、定人组织爷爷奶奶等家长深入参与“家长加油站”“长辈学堂”等活动,打造“心理空间站”、邀请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提供宣泄情绪的空间,在促进亲子关系、增加育儿知识技能的同时,调动社区资源服务好“一老一小”,既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让其心理得到慰藉,又能帮助有需要的家庭照护小孩,形成互助照料的“大分享”社区氛围,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社区化含饴弄孙之乐。
三、小平台有大链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供给,打造社区互助服务生态
黄埔区文冲街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创新,在“互惠式”社会治理中促进社区社会资源培育,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小屋”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围绕创新服务,搭建“育无忧平台”线上智能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互动咨询、爱心求助、物资捐赠等“三大功能”,实现新生儿护理、辅食指导、儿童临托、家政需求、居家养老等服务的社区发单、接单、对接、监督、服务认证、积分兑换等流程有序衔接,形成“提供服务—积累积分—兑换服务”互助闭环。同时,引入百度“小度智能屏”终端,室内通过智能小度、户外通过智能手表,实时监控儿童“临时托管”情况,增加居民信任程度,打造社区互助服务良好生态。
四、小切口有大变化:重构城市新型熟人社会,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