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到此定居,其中以湖北省荆楚地区的人员居多。据统计,目前在松柏岗社区务工、经商和居住的来自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的群体已达8000多人,其中登记在册的洪湖籍的已婚育龄妇女就有1670人,流动人员数量多,流动频繁,语言文化各异,服务管理难,城市融入难等问题,给松柏岗社区计生服务管理及社区管理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为破解这些问题,在街道办事处、洪湖市螺山镇政府、松柏岗社区居委会的不断沟通、探索下,2007年12月,松柏岗社区成立三元里街荆楚集市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下文简称“协会”), 2009年12月成立了三元里街湖北洪湖市荆楚印刷工党支部(下文简称“党支部”)。
十年以来,我们以创新“点对点”服务管理模式为抓手,以协会带动党建为突破口,以党建带动社建为着力点,实现流动人员享受社区服务、融入社区生活、加入社区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反哺社区发展的建设目标。
一、 创新“点对点”服务管理模式
二、 为进一步促进两地交流协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合作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在我们与洪湖市螺山镇政府的不断交流和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以协会为平台;以“合作促进交流、平台促进互动、服务促进成效”的“三个促进”为核心的工作理念;以“接待群众服务到位、宣传发动覆盖到位、登记跟踪措施到位”的“三个到位”为基本要求的跨省合作的新型管理机制,即“点对点”服务管理模式。其主要运作方式有:
(一)走出去,搭建“点对点”跨省合作之桥。
积极加强两地交流合作,制定两地定期交流工作制度。每年由街道计生协领导带队到洪湖市螺山镇进行交流,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共同探讨对在松柏岗社区工作生活的螺山镇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巩固两地计生管理服务协作关系。
(二)请进来,绽放“点对点”跨省合作之花。
每年邀请螺山镇计生协到我街走访交流,及时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共同开展服务活动,走访螺山镇户籍居民家庭,引导来穗人员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计生协会开展各项工作,协助街道取得其户籍居民的支持和信任。
(三)齐步走,拓展“点对点”跨省合作之路。
制定两地计生部门服务管理合作制度,建立两地计生信息交换平台,相互通报荆楚地区流入人员计生信息,实现两地计生信息互通;组建两地打击“两非”行动小组,共同开展打击“两非”联合行动。近5年来,均没有在松柏岗社区发现“两非”行为。
(四)协会促进党建,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9年12月,三元里街湖北洪湖市荆楚印刷工党支部(下文简称“党支部”)成立。通过协会与党支部相结合,以协会党员干部为骨干,开展和推广各类面向来穗人员的计生服务,街道计生工作迅速打开了新的局面。
(五)党建带动社建,创建融合社区。
在街道、协会、党支部的不断探索下,自2015年7月开始,街道以松柏岗社区为起点,通过设立“融合学堂”、“融合工作服务站”、“来穗人员党支部”、“社区共治议事会”、“志愿服务队”的“五个一工程”为核心内容,创建全国首个外来人员融合社区。
(六)融合提升服务,在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的春风下继续前行。
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街党工委、办事处继续探索融合社区建设工作,力求为辖区流动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11月3日上午,“三元里街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正式挂牌成立,广大流动人员可以通过联络站,直接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诉求,由人大代表监督和促进相关部门落实和改进工作。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海东指出,在“五个一融合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社区治理“融合社区5+2服务管理模式”,即在五个一融合工程的基础上,设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和“商会社区融合站”。
二、发挥协会先进示范作用
2016年7月,三元里街荆楚集市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被评定为省级流动人口计生协项目示范点。协会联合街道、居委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一)开展流动人员走访活动。
协会联合松柏岗社区居委会、荆楚印刷工党支部共同开展流动人员走访活动。一是登记流动人员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了解流动人员的服务需求,造册管理; 二是宣传协会服务理念,扩大协会影响力;三是发展协会会员,扩大协会规模。
(二)推进流动人员计生宣传阵地建设,开展户外宣传义诊活动
一是邀请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专家教授进社区免费为流动人员进行义诊;二是发挥协会会员作用,向居民宣传最新的计生政策与服务项目,利用协会场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三是联同街道办事处、党支部在松柏岗社区7天连锁酒店停车场举办了融合社区文化节文艺演出活动,受到了广大流动人员的热烈欢迎。
经统计,自协会建立以来,共组织开展户外宣传活动60多场;参与上级大型文艺演出、大型宣传活动6次;通过企信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000多条,覆盖人群约15000余人。
(三)推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近几年,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协会的宣传引导下,开展了各项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据统计,在松柏岗社区,共有3000名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HPV、TCT、妇科病、乳腺B超、盆腔B超检查;免费查环查孕8800多人次;动员21名螺山镇籍流入人口政策外怀孕育龄妇女免费落实补救措施,发放上环奖励金5500元;免费为46名螺山镇籍流入人口育龄妇女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2017年数据显示,松柏岗社区流动人员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计生惠民政策知晓率达95%,计生工作满意率达99%以上。
(四)推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协会作为松柏岗社区流动人员宣传工作的排头兵、社区来穗人员服务工作的先行者,在推行“6+1”健康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引导会员创建流动人口健康家庭。
协会要求会员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注重家庭卫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动向家人和街坊邻里推广。并组织健康家庭评选活动,推选出一些做得好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
2、组建来穗人员志愿者服务队。
2016年,松柏岗社区成立了来穗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有100多名来自洪湖的居民报名参加。每到“志愿者服务日”,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不论流动还是户籍人员,都集中在一起,在社区各个角落开展志愿服务。
2016年11月16日,广园路人行天桥上发生的来穗青年勇救轻生女子的一幕,被《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DV现场》等市级媒体广泛报道。救人者刘志力就是协会会员,也是来穗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之一。在被问及是什么原因让他舍身救人时,刘志力说:“因为我生活在这里,身边总是听到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温暖故事,当时没想别的,只是想着救人第一。”
3、开展传染病防控活动。
协会积极协助街道做好公共环境及传染病防控工作。抽调协会骨干和热心会员组成巡查和入户小组,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和上门宣传工作。
2017年登革热高发期间,松柏新村有一名居民出现了突然发热,全身疼痛的病状,其邻居立即将相关情况告知了协会的工作人员,当时协会会长陈志正在办公室值班,得知情况后马上通知街道卫计办及社区居委会一同前往现场。经过初步了解发现病人有疑似感染登革热的症状,于是一边组织人员将该居民送到市第八人民医院检查治疗,一边配合街卫计办,发动附近居民一齐清积水、灭蚊虫,指导居民防蚊灭蚊,扼制登革热病情蔓延。
4、丰富流动人员文娱活动。
在协会组织和倡导下,分别成立了“洪媚”广场舞舞蹈队和“夕阳红”红歌合唱队。通过街道文化站推荐参加各级文艺演出,扩大协会的影响力,提高了协会的凝聚力。目前,“洪媚”广场舞舞蹈队已发展了队员86人;“夕阳红”红歌合唱队共发展了队员35人,参与文艺表演22场。
三、推动流动人员参与社区管理
从2015年起,为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向社区和居民家庭延伸覆盖,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三元里街全面推动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1、协会所在松柏岗社区位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社情复杂的城中村地区,为了方便管理,须建立基础网格22个,按照工作要求,每个网格要配备1名网格员;但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只有7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松柏岗社区找到了流动人员党支部和协会,希望能在党支部和协会中推选出一批有意向、有能力的精英骨干担任社区网格员,得到了协会的大力支持。目前,松柏岗社区有22名网格员,他们以“新广州人”的身份,坚持每天在自己的网格范围内巡查发现问题,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反映诉求,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2、2017年6月,白云区第六届社区居委会“两委”委员换届选举中,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流动人口协会会长陈志当选为松柏岗社区“两委”委员之一,以流动人员的身份,成为了松柏岗社区第一位“非户籍委员”,这是居民群众对流动人员参与社区服务的认可,也是流动人员融入社区、反哺社会的重要体现。
3、成立“共治议事会”。为解决“外来人”变成“社区建设主人”的难题,经过多方探索,2016年7月三元里街率先在松柏岗社区成立了共治议事会,由来穗人员与本地居民共同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在松柏岗社区共治议事会的13名成员中,外来人员和本地人员代表各6名,街道指定一名分管社区的负责人担任议事长。议事会通过的议案如“建立社区微公园”、“建立巷长责任制”等,让外来人员参与社区治理,有效填补了外来人口参与属地社区自治共治的“制度空白”,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大突破。
四、协助社会组织创办三元里社区大学
在协会全力配合下,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下文简称“法泽”)落户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创办了三元里社区大学,开展了一系列为流动人员量身定制的课程。
(一)亲子培训课程。
为及时解决流动人员最关注的子女教育问题,社区大学首先开设了以流动人员儿童和家长为服务对象的亲子培训班。培训包括儿童亲子早教班、家长早教指导班、家长亲子学堂、留守儿童暑期成长班等课程。培养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目前,社区大学已开展的亲子课程有27期,共有56189人次参加了课程。
(二)务工人员培训课程。
为了让流动人员在社区得到认同和尊重,写出他们在广州生存、发展、扎根的故事,分享在广州打拼创业经历,社区大学开设了写作班。参加写作班的35名学员写出5万多字的生命故事,增强了外来工的自信心和社群感。
近年来三元里商圈以皮具、化妆品和印刷行业为三大支柱行业,其中外贸内贸各占一半,很多外来人员在对外贸易的沟通中遇到困难。社区大学了解情况后,开办了商务英语班,指导他们用英语自己设计招生简章、学习英语口语,在写作班学员带动下,30多名年轻外来工报名参加英语班学习,每周二、周四的晚上,社区大学都能传来响亮的英文朗读声。英语班学员高兴地说:不用翻译,我也可以和老外做生意啦!
(三)社区骨干培训课程。
为了真正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社区大学加强了对议事会代表的培训。如:在共治议事会筹备过程中,对议事会代表采取模拟参与方式培训,包括选择议题的原则、议事流程、议事规则,并将上述原则和方法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议事口诀,受到议事会代表的欢迎。现在,议事会代表能力培训已经成为社区大学的核心课程。
(三元里街荆楚集市流动人口计生协会)